产品分类
Products换热器阻垢剂使用方法
以下是换热器阻垢剂的使用方法及关键注意事项,综合整理自行业规范与实操指南:
水质分析
检测原水的硬度(Ca²⁺、Mg²⁺)、碱度(HCO₃⁻)、pH值、温度及铁离子浓度,高硬度水质(如LSI>0)需选择针对碳酸钙的阻垢剂,高硅水质需含硅分散剂配方
药剂选择
聚羧酸盐类(如TCJH-100122):适用于高硬度、高碱度水,耐温性好但成本较高。
膦基复合型(如TCJH-10012):适合高硫酸盐水质,兼具缓蚀功能
耐高温型:如热网专用阻垢剂(耐115℃),含磺酸基团,阻垢率≥95%
剂量计算
常规剂量:15-20mg/L(以系统水量计),高硬度水可增至50-200mg/L
动态调整:根据浓缩倍率或季节变化(如夏季硬度升高)实时优化
稀释与配制
液体阻垢剂按1:10~1:20稀释,固体药剂需缓慢搅拌溶解(避免结块)
八倍浓缩液需精确计算原液量,稀释后通过加药泵投加
投加方式
连续投加:在换热器进水管道或循环泵入口处设置加药点,确保均匀分散
间歇补充:小型系统可手动投加,但需频繁监测水质
配套措施
杀菌灭藻:定期投加非氧化性杀菌剂(如异噻唑啉酮),防止微生物黏泥干扰阻垢剂效果
排污清洗:每小时排污5-10秒,持续使用10-20天后需人工清垢
效果监测
定期检测pH值(酸性型维持2.5±1.0,碱性型10.0±1.0)及硬度变化
通过产水量或换热效率评估阻垢效果,必要时调整剂量
防护要求:操作时佩戴护目镜、橡胶手套,接触皮肤立即用清水冲洗
废液处理:排放前中和至pH 6-9,避免直接排入环境
效果不佳:检查药剂是否与氧化性杀菌剂混合,或水质超出适用范围(如硬度>200mg/L需增量
设备腐蚀:选择含缓蚀成分的复合型阻垢剂,并控制投加浓度
换热器阻垢剂使用方法